
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早期演员之一,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高平,深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,他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命运交织在历史的洪流之中。1965年8月12日,高平去世中华金配,至今已整整60年。尽管他大部分时间在银幕上饰演配角和反派角色,英年早逝,但他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高平,原名高顺先,1917年生于河北丰南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。中学毕业后,为了生计,他漂泊到东北,在伪满齐齐哈尔铁路局的工务段做杂工与事务员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高平加入了国民党,1946年4月在齐齐哈尔铁路局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,之后于10月调任齐齐哈尔铁路文工团成为演员。1947年,他加入了东北文工团,1948年随团调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(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),正式开始了电影生涯。
展开剩余80%在长影,高平凭借扎实的演技和敬业精神,逐渐崭露头角,参与了《光芒万丈》《赵一曼》《卫国保家》等多部影片的拍摄。虽然大多数角色是配角,但他赋予每个角色的生命力,使其都成了令人难忘的经典。他曾被评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一等先进生产者(1950年),并先后获得了东影厂级模范工作者(1952年)和长春电影制片厂“红旗手”(1959年)的荣誉。
高平一生参演了超过20部电影,涵盖了从正派到反派的广泛角色,展现了他深厚的演技功底。在这些作品中,《古刹钟声》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在这部影片中,高平饰演的猎户张中发,朴实无华却心地善良。他通过细腻的表演,成功地呈现了一个平凡的农民如何在抗日战争时期,为了保卫家园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。张中发这个角色,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和顽强的民族精神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除了正面的角色,高平也曾在许多反派角色中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技。例如在《寂静的山林》中,他饰演敌特组织成员郭执权,形象阴险狡诈,与我方侦察员展开激烈斗争;在《葡萄熟了的时候》中,他饰演奸商刁金,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,把一个自私贪婪的商人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;在《赵一曼》中,他饰演特务,通过细致的表演,把这个狡猾狠毒的特务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,为电影增色不少。
高平的另一经典角色出现在1952年的《卫国保家》中,饰演地主刘二坏。他将地主的贪婪和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在一场地主与农民对峙的戏中,高平凭借其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生动的表情,把刘二坏的恶行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在《党的女儿》(1958)中,尽管高平的戏份不多,他所饰演的秀英爷爷依然令人印象深刻。这个角色虽然外形上年老体弱,但他那种坚守革命信念的精神通过高平的精湛演技传达得淋漓尽致。在影片的一场戏中,高平拄着拐杖坚定地走向玉梅家,表现了一个老赤卫队员不畏艰难、坚定信念的革命精神。
然而,尽管高平一生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,1964年,他因隐瞒曾经加入国民党并担任过国民党区分部执行委员的历史,被开除党籍,并受到行政降级处分。对于他的死因,社会上至今流传着不同的说法,一些人认为他是自杀,另一些则认为是因病去世。1965年,他的官方通报为“突发疾病”,但并未透露具体病因。
尽管高平一生多在银幕上饰演配角与反派,他却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极致投入,为新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,无论大小,都充满了生命力,成为了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。
在高平去世60周年之际,我们再一次向这位为电影事业奉献一生的艺术家致敬。尽管他的名字可能没有像一些主角演员那样广为人知,但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的贡献,尤其是在新中国电影的建设中,永远不会被忘记。他的演技和作品将永远铭刻在电影的历史长河中。
亲爱的朋友们,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,“娱文娱视”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,回顾那些曾经辉煌的影像时光。欢迎关注,欢迎留言!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,谢谢!)
发布于:山东省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